Sunday, June 3, 2012

高考的聯想

今天有位臺灣的小妹來電,請我和一些朋友聚聚,順便會一下她最近交往的大陸的朋友,他們基本上互相有好感,希望進一步的交流,在國防科技界服務的這位優秀的博士時間很忙,原本以為六點他可以,我的一些台灣的朋友都有事,我就想到認識的幾位大陸朋友,都是咱們這一代的,和那位博士經歷都類似。好久沒有見他們,臨時打電話都有空,一男一女,咱們就高高興興去赴宴。

到了時候才發覺當事人突然有事,沒有辦法參加,咱們箭在弦上,就還是吃吃聊聊吧。他們三位都只認識我,互相都是第一次見面。我請他們來的明查暗訪功能就沒有達到。一聊下,他們兩人都是大陸77年第一屆高考上了大學的優秀學子。結果有關高考就變成話題了。

那是一次改變中國千千萬萬年輕人的舉措。有魄力,知道教育是國家的根本的領導人下達經由考試進大學的指令。聽他們說只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,12月10日舉行考試。他們不是應屆的,一位位都在下放,男的在農村,女的運氣好點在城裡,可是是一個建築工作隊裡面,要挑磚瓦,作工的。距離他們學校功課已經好遠好久沒複習,還好都有貴人在旁,借到了老三屆一些知青的課本,就這樣考了。

據說那時只要168分就錄取了,考四科。我驚訝的說,一門考40幾分就考取啊?我那年在台灣考聯考,六科,要350分左右才上掛車尾的文化或逢甲,上第一志願要480以上。也就是一科要60以上。朋友說好像考了200多分,可以上北京的大學,可是她選了離家近的。

在他們上山下鄉多年,還能夠考,成績不好是不可避免吧,應屆的應該是1960年生的。可是一宣佈考試,50年生的一堆都躍躍欲試。那停頓的10幾年中,進大學一定是要"成分"好的才行,那種不平等,居然沒有被批評!搞得似印度的種姓制度,看人看背景階級,不看本人的德行?真是一大發明。農民,工人最高興吧。可是也改變不了他們的生產能力對社會的進展貢獻是不足的事實。老九被同樣老九出生的革命家打壓,搞革命的要運用一切的宣傳來博取民心,有見識的讀書人不能收編的就毀滅吧。

所以,自以為知道大陸形勢的台灣朋友常說,那一代的人最狠,最無法無天無道德,雖然是以偏概全,說明了環境塑造了什麼樣的人是有道理。倒是我的這些朋友卻都很知書達理,一起聊往事使得我聽的興趣盎然,可惜沒有看到那位博士,據許多人說是目前的年輕人沒有信仰,沒有美德,可是那些貪官污吏不都是作到不錯的地位,有4,50歲年紀是常事,可能,小孩,少年時期受到那些缺少固有道德的事影響人比較大吧。

目前,中國的父母還是為了小孩能上好學校煞費心機,精力。年輕人還多了一個到外國求學的選擇,那些高官巨賈的當然有能力,老百姓富的也可以,這種兩極化,使得窮人更難翻身。回想那時候的高考,沒有這麼多的各種補習班,為要上重點中學的拼命花錢,一試至少可以使得弱勢的可以藉著讀書翻身。人才啊人才是如此的難培養,國家有了斷層真不好彌補,然而,那些道德真空就要更辛苦的填補起來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